首页>>不忘初心
德,师之魂
来源:
时间:2019-09-04 16:56:18
在全世界众多的节日中,以职业的名义而设立的节日,比较著名的有两个:护士节和教师节。仿佛是暗合了人类对一个完整生命的两大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这两个节日的主角一个是拯救肉体,一个是构建灵魂。第二十个教师节到了,教育界以举办“师德论坛”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既顺理成章,又寓意深远。
既然教师的使命是构建灵魂,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就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他(她)的人格和行为具有榜样的作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历来将“学高”与“身正”作为教师职业形象的典范,这种对教师的道德期待,也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建立一支为人师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中国的1000多万教师,绝大多数是兢兢业业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的教师,在条件不够优越、经济状况不够理想、工作负担比较繁重的境况下无私奉献,支撑着庞大人口的教育,这被称为“世界奇迹”。应该说,中国的师德堪称世界的楷模。但是我们不能满足,我们今天谈师德,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师德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新的提升。
在道德上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一个教师的职业能力必然与其个人的品行有关,从大教育家陶行知,到当代教师的杰出代表斯霞、霍懋征,他们取得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他们的爱国心、责任心和人格修养有关。在道德上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师的信念、情感、心境和态度。由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常常更多地担当了“春蚕”和“蜡烛”的角色。事实上,教师在奉献中也成就了自我,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
道德是教育之本,是教师之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