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峰 信阳市息县包信镇管楼小学教师

立根沃野间,峰峦千嶂远。 踏平坎坷,农村孩子的上学路少了泥泞; 点亮希望,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多了力量。 你的一念而生和踏歌而行,在广袤的田野上升腾起生生不息的光明。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王立峰。

王清香 新乡市获嘉县第一中学教师

赤诚的情,温暖学生成长; 明亮的心,氤氲教育芬芳。 用心用爱,你让“香妈妈”成为学生的心灵印记; 用情用智,你让迷途的青春也能如鲜花般怒放。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王清香。

刘永革 安阳师范学院教师

一片甲骨惊天下,百年研究气象新。 倾心汉字源头,诠释文化根脉; “殷契文渊”铸平台,甲骨数据见“云端”。 历史与未来靠一键链接,这一键就在你的脑际指尖。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刘永革。

米景发 周口市鹿邑县西城中学教师

躬身基层中学体育教学,慧眼识“株”; 点燃更快更高更强雄心,培育新苗。 你善做伯乐,让英姿少年在强国赛场上筑梦; 你倾心托举,让体育梦想在团结拼搏中成真。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米景发。

孙莎莎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教育的理想,教师的梦想,叠加成奋进的模样。 温暖的名字,爽快的形象,引导学生拼搏向上。 金牌辅导员、全能班主任, 诠释着师与生的双向奔赴、教与学的共同成长。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孙莎莎。

李艳丽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一颗心,永远为教书而跳动; 一种情,永远为育人而热烈。 研究新课标,你用知识托起梦想; 当好班主任,你助青春昂扬起航。 课上课下,任笑声渲染;校内校外,以智慧担当。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李艳丽。

常 青 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教师

赓续英雄血脉,将淳厚家风相传; 开创思政教学,把革命故事“上新”。 从家中青禾到思政新星,你守土有责,创新不止。 引领、引导,立足课堂做先导;网课、慕课,党史立志谱新篇。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常 青。

蒋和震 鹤壁市实验学校教师

冲锋在前,“5+2”“白加黑”超长待机,抵御疫情汛情的来势汹汹; 孝老敬亲,携父执教扶助孤寡,以灼灼真心笑对苦楚人生。 能冲善战,以爱育爱,做学生永远的忠善榜样。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蒋和震。

智利红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师

走基层,打基础,论文写在大地上;重实战,求实效,研究着墨田垄间。 城里来、乡村住、花间走,乡亲们都喜欢你的不见外; 搞规划、讲专业、做指导,振兴乡村催得幸福花盛开。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智利红。

潘家贺 商丘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你是他们的眼睛,他们是你的天空。 命运遮住了他们的眼帘,你在他们心中描绘出四季风景; 眼睛看不到世界的缤纷,你用音符护送他们, 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多彩的未来。 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潘家贺。

康绍忠

康绍忠,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坚守在农业科学教学一线,组织全国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了野外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四融合”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他创建了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体系和旱区流域尺度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建立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促进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他长期坚持帮扶西北旱区边远农村教育,资助建设7所希望小学。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

李粉霞

李粉霞,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她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连续四届参加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省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她潜心教学,重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思政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打造有趣、易懂、接地气的课堂。她因材施教,建立“传、帮、带、练”四级培优机制,探索出“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她注重团队建设,构建“帮、练、赛、聘”教师培养模式,创建工作室,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开发实训项目服务企业。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孙正聿

孙正聿,男,汉族,194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吉林大学教授。从教40年来,他坚持“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树立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师德师风,用个人奖金为青年教师设立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基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专业人才。他提出了“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观念变革,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他的著作《哲学通论》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科学普及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扎根水声学科教育72年,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带领团队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把水声学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

周美琴

周美琴,女,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35年的特教生涯中,她肩负着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坚持走“医教结合”的道路,贯彻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教育理念,构建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她积极探索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之路,鼓励教师学习新一代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教学课件,打造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知识学习与康复训练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曾获全国特教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杨瑞清

杨瑞清,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他41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两次拒绝进城,创办的行知小学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他创建教育基地,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生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模式。他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杨明生

杨明生,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他从教38年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虽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践行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探索多种育人实践,强化德育实践效果。他坚持教育科研、改革兴校,大力推进以备课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马 丹

马丹,女,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她作为形体课兼礼仪课的教师,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以“尚礼、塑形”作为教学目标,以“弘礼、塑人”作为教育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自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她始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创建了一支充满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带领学生走上全国舞台。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郭晓芳

郭晓芳,女,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她作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讲授新时代“云端”思政课,从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她的创新课堂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形成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品牌。曾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张先庚

张先庚,女,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她坚守教学一线32年,带领团队培养大批卫生健康人才,带领学校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她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组建了以毕业生为主的健康服务志愿队,打造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健康扶贫典范,助力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建了130人的疫情防控志愿队,守护了当地居民生命健康。曾获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安文军

安文军,男,裕固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他扎根牧区教育30年,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教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他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制定学习策略,大力倡导情景化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知行合一。他爱生如子,在班主任工作中细致入微,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在管理中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倡导快乐教育,推进少年宫活动,开设书画、手工制作、花样跳绳、足球等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乡镇骨干教师、甘肃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孙 怡

孙怡,女,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22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扎根学前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提升,用爱心、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每名幼儿。挂职支教期间,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将一所新建幼儿园办成了教学设施完备、教学理念先进、办园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她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学校、进课堂,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教育力量。曾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张宫甫(襄城县双庙乡初级中学)

走进心灵,做好知己;发挥专长,独辟蹊径……作为一名90后,被分配到偏远的乡村,他从来不觉得艰苦。只要心中有目标,到处都是幸福。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做平凡而不简单的老师,用爱创造奇迹,用爱改变命运。

陈嘉怡(新野县溧河镇中)

服从分配,勇挑教学重担;爱校如家,工作兢兢业业。在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里,用爱心和真诚为怀揣梦想的农村孩子点燃希望,用激情和梦想诠释着青春的含义。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美丽人生。

杨冬云(淅川县大石桥乡直初中)

在美丽的丹江湖畔,为数千学生的成长成才甘当人梯,似春茧红烛,成就无数农家学子读书梦。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你是永远绽放的铿锵玫瑰。

闫磊(新野县沙堰镇中)

守一方净土,安三尺讲台。你来自农村,回馈农村,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有一种特殊的爱。你用歌声唤醒孩子们沉寂的心灵,用歌声传递真、善、美,言传身教,爱生如子,你奏响“爱”的赞歌。

更多>